嵌入式Linux的一点学习心得

  • gtrjolin1986
  • LV6工程师
  • |      2014-07-24 09:45:20
  • 浏览量 700
  • 回复:1
Linux本身是一个发展中的操作系统。它有很多前期不完善的机制,被后代用*的机制代替。但是老的机制不可能一下子就消亡,因此由于“历史原因”,会产生很多*旧机制共存的情况。而且Linux的教科书数不胜数,那些老的经典教科书的某些章节其实在技术上已经有点过时。这实际上为我们初学者带来了麻烦:一方面,我们要同时掌握*旧两种机制;另一方面,拿设备驱动的使用来说,*旧设备驱动的使用方式也不同,这在初学时会带来一些困扰。因此在学习时,不要抱住所谓“经典”的教科书不放,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比较好。如果要举一个例子来佐证的话,我就会举 sys 文件系统的例子:

“sysfs 本身并不是一项很*的技术,但笔者发现,虽然 sysfs 从2003年诞生至今已有5年,但人们对 sysfs 依然缺乏了解;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文档, Linux 内核方面最重要的理论书籍“Linux 设备驱动第3版”和“理解 Linux 内核第2版”都诞生于2003年前后,并且从那以后尚未有再版过,其它一些重要文章则多对 sysfs 与 proc 相提并论且举例常常只有 proc,这导致了 sysfs 的很多重要概念至今仍鲜为人知。”

“sysfs 给应用程序提供了统一访问设备的接口,但可以看到, sysfs 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可以统一访问设备的框架,但究竟是否支持 sysfs 还需要各设备驱动程序的编程支持;在 2.6 内核诞生 5年以来的发展中,很多子系统、设备驱动程序逐渐转向了 sysfs 作为与用户空间友好的接口,但仍然也存在大量的代码还在使用旧的 proc 或虚拟字符设备的 ioctl 方式;如果仅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说, sysfs 与 proc 都是在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功能,对于旧的 proc 代码,没有绝对的必要去做 proc 至 sysfs 的升级;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, sysfs 会与 proc, debugfs, configfs 等共存很长一段时间。”——www.ibm.com/developerworks/cn/linux/l-cn-sysfs/

另外,各种设备驱动也是很多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写的,尽管linux规定了一些框架规则,但使用方式在细节上难免有差别,因此只有多阅读源码或说明文档才能解决问题。我们在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时,也要尽可能遵照最*标准来写,这样方便与别人交流和共享。
  • 0
  • 收藏
  • 举报
  • 分享
我来回复

登录后可评论,请 登录注册

所有回答 数量:1
冰山一角 2014-07-24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x
收藏成功!点击 我的收藏 查看收藏的全部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