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算放大器自激震荡电路设计大总结

  • XSG
  • LV5工程师
  • |      2015-02-28 10:05:23
  • 浏览量 778
  • 回复:8

运放振荡两个条件

1、环路增益大于1(|AF|大于等于1) 2、反馈前后信号的相位差在360度以上,附加相位180以上(由于负反馈接反向端)。

运算放大自激震荡电路设计大总结

A(开环增益) = Xo/Xi F(反馈系数)=Xf/Xo

2. 运放震荡判断方法:

常用的是相位裕度,即20lg|AF|=0时,相位偏移是否超过180,什么是穿越频率?

G(S)*H(S)对应的增益为1(即幅值不变)的频率即为穿越频率。换算为dB单位:20log1=0dB。

运算放大自激震荡电路设计大总结

3. 消除自激的方法:

由自激震荡条件可知,消除震荡可从两个方面着手:

(一)减少环路增益(但该方法增加了运放增益误差)

对运放来说,就是减少反馈系数F,换句话说,F越大,产生自激震荡的可能性越大。对于电阻反馈网络,F的最大值是1,F=1的典型电路就是电压跟随电路。这就是电压跟随运放易震荡原因(这也是我们常常会看到运放手册标有单位增益稳定说明的原因,但电压跟随的增益误差较小)。这也是对于电压反馈来说,容性负载驱动能力随闭环增益成比例增加。所以,如果闭环增益为1时,VFA可稳定驱动100pF容性负载,那么闭环增益为10时,便能驱动1000pF容性负载但由于设计原因,闭环增益的大小通常不是能够随便改变的,故该方法适用性不强。

(二 )增大相位裕度

要求在穿越频率点上,开环传递函数G(S)*H(S)的相移应该与180°保持足够的裕量。这个裕量选取多少比较合适呢?目前在工程应用上通常选取45°,即要求传递函数G(S)*H(S)的相移应该小于135°

相位补偿:

按补偿原理分滞后补偿、超前补偿及滞后一超前补偿。滞后补偿:凡是使相移滞后的补偿即被称为滞后补偿。滞后补偿使主极点频率降低,即放大器频带变窄。(类似RC低通滤波)----------曲线②。超前补偿:凡是使相移超前的补偿即被称为超前补偿,超前补偿使幅频特性曲线出现零点,即放大器频带变宽 (类似RC高通滤波)-----曲线③

运算放大自激震荡电路设计大总结

对于负载存在的容性(CL),环路增益在输出电阻和CL的作用下降低。同时,相位和增益之间不再有比例关系,相位滞后成为决定性因素。

1. 环路外补偿--超前补偿(适用小容性负载1500pf或负载阻抗一定)在运放的输出端和负载电容之间串入一个电阻RX,一般而言它的阻值为10-100($5.1948)欧姆。

  • 0
  • 收藏
  • 举报
  • 分享
我来回复

登录后可评论,请 登录注册

所有回答 数量:7
balala 2015-04-01
顶一个,楼主辛苦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蝙蝠魔 2015-03-16
谢谢分享,顶了!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凤舞九天 2015-03-13

帮顶了!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苦咖啡 2015-03-06

顶一个!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原来你也在这里 2015-03-03
谢谢分享!!顶了!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一地鸡毛 2015-03-02
顶一个!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Kiteyi 2015-02-28
顶一个!!
0   回复
举报
发布
x
收藏成功!点击 我的收藏 查看收藏的全部帖子